“鈎”與“勾”

 

嚴戎庚

 

“鈎”和“勾gou”是同源同音字,彼此意義很糾纏,因而常被混用。即使是像《現代漢語詞典》這種中型詞典,也解釋得義項紛繁,讀者不大好將二者區分清楚。本文擬以詞性為經,詞和語素兩級為緯,來探討一下二者的區別。

一、作為單音名詞或名詞性語素,指鈎子、鈎形筆畫、鈎形符號時,用“鈎”。

(1) 王太太把大衣脫了掛在銅鈎上。(張愛玲《傾城之戀》)

(2) 東山上已高高掛起一鈎冷白的月牙兒。(《清明》1996-6)

(3) 鈎秤 鈎尺 鈎蟲 鈎針 鈎子

二、作為單音動詞或動詞性語素,分兩種情況:

1.表具體動作時,“鈎”、“勾”都用:“鈎”指使用鈎子或針等物搭、掛、探取、編織等動作。

(1)鈎住高枝采桑葉。(口語)

(2)把掉在井裏的東西鈎上來(現代漢語詞典)

(3)他一轉身我就伸腳鈎他的腿。(王小波《2010》)

(4)鈎沉 鈎花 鈎稽 鈎玄

例(5)中“鈎沉/鈎稽/鈎玄”的意義雖不具體,但用的是比喻義,就其本義而言,與例(2)中的“鈎”是一樣的。

“勾”指用筆畫出鈎形等符號(多表對字句的刪除或截取,也表描繪)。

(1)把這個字勾掉。(口語)

(2)把這筆賬勾掉(口語)

(3)把這篇文章裏最精彩的對話勾出來(現代漢語詞典)

(4)寫蔣家,三小段戲如“枯藤老樹昏鴉”,幾筆勾盡。(《人民日報》2001-9-23)

(5)勾勒 勾臉 勾描 勾銷

2.表意義比較抽象的、不用鈎子或針等物的活動時,則無論是單音詞還是語素,一律用“勾”。

(1)勾着頭,坐在椅子上,無論父親和表叔問什麼話,她都不回答。(《散文選刊》1985-4)

(2)要求演員穿着厚底靴子,把腿筆直勾腳踢上去,腳尖必須在額頭之下。(《當代戲劇》2001-4)

(3)這種現象,勾起不少人對拉賓遇刺場景的痛苦回憶。(《人民日報》1996-8-28)

(4)大家都說這女孩氣質好相貌好絕對地勾得住觀眾。(《武漢晚報》2001-1-5)

(5)勾搭 勾兌 勾畫 勾結 勾魂 勾連 勾留 勾芡 勾通 勾心鬥角 勾引

下面是二者混用的例子:

(1)而布茲卻恐怖地發現袖管的扣帶勾住了車把門。(徐甡民《審美的銀幕──中外電影賞覽》)

(2)他就那樣,你不知道我們倆個去酒吧的時候,什麼樣的小組鈎他都從不上鈎的。(謬永《愛情組合》)

 

(選自《漢字文化》2005年第2期)